当前位置:标准网 国家标准

GB/T 35513.1-2017 塑料 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5513.1-2017 塑料 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Plastics—Polycarbonate (PC) 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Part 1: 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

GB/T 35513.1-2017

国家标准推荐性
收藏 报错

标准GB/T 35513.1-2017标准状态

  1. 发布于:
  2. 实施于:
  3. 废止

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塑料 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 标准号:GB/T 35513.1-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发布日期:2017-12-29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20
  • 实施日期:2018-07-01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热塑性塑料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SC9(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程塑料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1.1 GB/T 35513的本部分规定了聚碳酸M-热塑性材料的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1.2 不同类型的聚碳酸酯塑料依据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及特定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以及增强材料为基础的分类系统加以区分:a) 黏数;b)熔体体积流动速率;c)简支梁冲击强度。1.3 本部分适用于含碳酸和芳香族二酚化合物的热塑性聚酯。聚酯可以是均聚物、共聚物或二者的混合物。本部分适用于粉料、颗粒状或片状的普通材料,也适用于未改性或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1.4 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定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需要时,可按ISO 7391-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1.5 为说明某种热塑性材料的特殊用途或者保证加工的再现性,可在字符组5给出附加要求(见3.1)。

起草单位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远康企业有限公司、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鲁西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彭斌、 刘力荣、 袁海兵、 孙彩虹、 谢振平、黄志杰、

相近标准

20231552-T-606 塑料 聚醚醚酮(PEEK)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21921-T-606 塑料 聚苯醚(P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20993-T-606 塑料 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31286-T-606 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SAN)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33608-T-606 塑料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14029-T-606 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21915-T-606 塑料 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31546-T-606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20231846-T-469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7199.1-2021 塑料 聚丁烯(PB)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 标准质量:
  • 下载说明

  • ① 欢迎分享本站未收录或质量优于本站的标准,期待。
    ② 标准出现数据错误、过期或其它问题请点击下方「在线纠错」通知我们,感谢!
    ③ 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